1973年阿富汗政變

1973年阿富汗政變

一份來自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的阿富汗地圖
日期1973年7月17日
地点
结果

政變在幾無血腥衝突下成功

参战方
阿富汗 諸共和國軍官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旗幟派
阿富汗王國 阿富汗王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富汗 穆罕默德·達烏德汗
阿富汗 阿布杜爾·卡里姆·穆斯塔格尼英语Abdul Karim Mustaghni
阿卜杜勒·卡迪爾
阿富汗王國 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
阿富汗衝突
(1793年-1973年)
  • 第一次內戰
  • 第一次吉爾吉人叛亂
  • Chindawol
  • 第一次赫拉特
  • 第二次赫拉特 · Shahda
  • Nimla
  • 第三次赫拉特
  • Attock
  • 第四次赫拉特
  • Kafir Qal'eh
  • Multan
  • 第二次內戰
  • 第三次內戰
  • Shopian
  • Nowshera
  • 第五次赫拉特
  • 第一次哈扎拉人叛亂
  • 第六次赫拉特
  • 第一次舒亞
  • Jalalabad
  • Peshawar
  • Jamrud
  • 第七次赫拉特
  • 1st Afghan Turkestan
  • 第一次對英 · 第二次舒亞
  • 第二次哈扎拉人叛亂
  • 1st Kandahar
  • 1st Chahar Wilayat
  • Balkh
  • 2nd Kandahar, 第八次赫拉特
  • Aqcha
  • 2nd Afghan Turkestan
  • 第九次赫拉特
  • Sheberghan
  • 3rd Kandahar
  • 第十次赫拉特
  • 1st Khost
  • Kunduz
  • 第十一次赫拉特
  • 第四次內戰
  • 第十二次赫拉特
  • 第十三次赫拉特
  • 2nd Chahar Wilayat
  • 第二次對英
  • 第十四次赫拉特
  • 第五次內戰
  • 1st Maimana
  • 第二次吉爾吉人叛亂
  • 2nd Turkestan
  • 第三次哈扎拉人叛亂
  • 第四次哈扎拉人叛亂
  • 2nd Maimana
  • 第五次哈扎拉人叛亂
  • Kafiristan
  • 2nd Khost
  • 1st Urtatagai
  • 第三次對英
  • Alizai
  • 3rd Khost
  • 2nd Urtatagai
  • 第六次內戰
  • 第一次對蘇
  • Shinwari
  • 1st Kuhistan
  • 2nd Kuhistan
  • 第二次對蘇
  • 第三次吉爾吉人叛亂
  • 部落叛亂
  • 第六次哈扎拉人叛亂
  • 第七次哈扎拉人叛亂
  • 共和派政變
历史系列条目
阿富汗历史
远古
原始埃兰文明前2300年–前1800年
印度河流域文明前2200年–前1800年
阿克瑟斯文明前2100年–前1800年
古伊朗人前1700年–前700年
米底王国前728年–550年
阿契美尼德帝国前550年–前330年
塞琉古帝国前330年–前150年
孔雀王朝前305年–前180年
希腊-巴克特里亚前256年–前125年
印度-希腊王国前180年–前130
印度-斯基泰王國前155年–前80年?
印度-帕提亚王国前20年–50年?
貴霜帝國前135年–248年
萨珊王朝230年–410年
笈多王朝320年–465年
嚈噠465年–557年
中世纪
喀布爾沙阿王朝565年–879年
正统哈里发时期642年–641年
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年–821年
塔希尔王朝821年–873年
萨法尔王朝863年–900年
薩曼王朝875年–999年
加兹尼王朝963年–1187年
古尔王朝1149年–1215年
花剌子模1215年–1231年
伊兒汗國1258年–1353年
卡尔吉王朝1290年–1320年
卡尔提德王朝1245年–1381年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6年
近现代
莫卧儿帝国1501年–1738年
萨非王朝1510年–1709年
漢達基王朝1709年–1738年
阿夫沙尔王朝1738年–1747年
杜兰尼帝国1747年–1826年
阿富汗酋长国1826年–1919年
阿富汗王国1919年–1973年
阿富汗共和國1973年–1978年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8年–1992年
阿富汗伊斯蘭國1992年–2002年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1996年–2001年
阿富汗過渡伊斯蘭國英语Transitional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2002年–2004年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2004年–2021年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2021年至今
相關歷史地區

1973年阿富汗政變發生於1973年7月17日,係由陸軍英语Afghan National Army將領兼親王穆罕默德·達烏德汗所領導,最終推翻當時國王兼後者表親的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建立由達烏德汗所領導的一黨制阿富汗共和國[1][2]為發起政變,達烏德汗連同時任參謀長阿布杜爾·卡里姆·穆斯塔格尼英语Abdul Karim Mustaghni將軍率領喀布爾的部隊,利用國王在義大利伊斯基亞養病之際推翻王國政權。達烏德汗得到陸軍軍官及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旗幟派公務員的支持,當中還包含阿富汗空軍阿卜杜勒·卡迪爾上校。

查希爾·沙阿國王決定不做報復,並於8月24日正式退位,繼續在義大利流亡。阿富汗自1747年杜蘭尼帝國成立以來超過兩世紀的王國制度,因政變成功終結。[3]

七名警官及一名坦克指揮官在政變中喪生,當時的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描述該政變為一場「精心策畫且執行果決」的政變。[4][2]

背景

1933年,查希爾·沙阿即位為王,而其表哥達烏德汗則曾於1953年至1963年間擔任首相。達烏德汗與國王間的關係緊張[5],而他也未能在1964年制憲後英语1964 Constitution of Afghanistan保住政務官之位,因為該憲法禁止來自巴拉克宰王朝的成員。[6]有人認為國王故意制憲,因為達烏德汗帶有強烈支持普什圖尼斯坦的思想,讓國王認為他過於激進,可能會導致與巴基斯坦的分歧。

1964年君主立憲制成立後,連續五屆政府的施政都讓公眾的不滿增長,當中包括議會通過之《政黨法》、《省議會法》和《市政法》等,國王均未能頒布,於是達烏德汗抓住了這個機會。[7]另一個政變的起因是政府對1971-1972年發生的飢荒惡劣的應對,該場飢荒造成阿富汗中部及西北部數以千計的人民喪生,古爾省尤為嚴重。[8]最終造成時任首相阿卜杜勒·查希爾英语Abdul Zahir (politician)的內閣總辭。約有1972人對於議會毫無效率且缺乏領導力感到不滿,造成各大學冒出眾多政治運動。[4]達烏德汗與國王的內部爭執也被認為是他發動政變的可能原因之一。[9]

部分學者與史學家認為蘇聯可能有在這場政變中介入,但證據薄弱。[9]

政變過程

1973年6月25日,查希爾·沙阿國王離境阿富汗,經羅馬前往倫敦以接受針對眼部受傷後大出血的治療。治療完成後他返回義大利,並流連於伊斯基亞島上。[4]7月17日早晨,穆罕默德·達烏德汗和其軍隊中數以百計的支持者發動政變,[4]短短數小時內,政變就在未受任何軍事抵抗下成功,[2]王國制度終結,達烏德汗於早上7點透過阿富汗廣播電台英语Radio Afghanistan宣布新共和國的成立。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成員將其描述為一場「精心策畫且執行果決( "well planned and swiftly executed coup.")」的政變。[4]

此次政變僅有的傷亡包括站點的7名警官,他們誤將反抗軍當作敵軍,而另有一名坦克指揮官墜入喀布爾河而死,當時他為了避免與公車相撞而偏離道路。[2]

後續發展

儘管達烏德汗是巴拉克宰王朝慕沙希班英语Musahiban的成員,他還是廢除了王朝體制英语Abolition of monarchy,並建立新的共和國取而代之,宣布自己為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身兼外交部長與軍隊領袖。喀布爾皇家阿格宮殿則變成總統官方居所。[10]廣播中,達烏德汗稱這場政變是一次「國家進步的革命」,並稱國王的統治「腐敗且無能」,誓言要以「真誠民主」代之。他承諾將繼續阿富汗長久以來的中立政策。[1]7月19日,蘇聯及印度給予新政府外交承認。[11]

達烏德汗這場軍事政變的成功,與馬克思主義者和旗幟派的支持有關,導致部分人士懷疑這是共產黨接管的開始。為了平息反對聲浪,他保證維護宗教與文化遺產的延續,正如1973年7月制定的《共和國法令》所證明的那樣。[12]達烏德汗上台後解散了國會和司法院,建立了直接執政的統治。儘管他握有社會主義的觀點,但他並未對經濟體制施行劇烈的改變,並同冷戰期間的諸列強保持聯繫。[13]

1977年1月,制憲大會選舉英语1977 Afghan Constitutional Assembly election後阿富汗召開了支爾格大會,批准了新憲法成立一黨專制總統制的國家,給予國家元首極大權力。[12]達烏德汗重新開始接觸美國與巴基斯坦,[14]導致其與蘇聯和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中共產派關係惡化。最終他在1978年的四月革命中被推翻,本人也在革命中身亡,而這場革命的發起者中,有很多是1973年幫助他上台的上層公民與高階軍官。[15]

參見

  • 四月革命

參考

  1. ^ 1.0 1.1 Afghan King Overthrown; A Republic Is Proclaimed. The New York Times. 1973-07-18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7). 
  2. ^ 2.0 2.1 2.2 2.3 Arnold, Anthony. Afghanistan: The Soviet Invasion in Perspective. June 1985. ISBN 9780817982133. 
  3. ^ Afghanistan - Daoud's Republic, July 1973 - April 1978. countrystudies.us. [201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4. ^ 4.0 4.1 4.2 4.3 4.4 The Once and Future King?. nsarchive2.gwu.edu.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5. ^ Edwards, David. Before Taliban: Genealogies of the Afghan Jiha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04-02. ISBN 978-0520228610. 
  6. ^ Dil, Shaheen F. The Cabal in Kabul: Great-Power Interaction in Afghanist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June 1977, 71 (2): 468–476. doi:10.1017/S0003055400267397. 
  7. ^ Dupree, Louis. Afghanistan. 2014-07-14. ISBN 9781400858910. 
  8. ^ Jawad, Nassim. Afghanistan, A Nation of Minorities (PDF). minorityrights.org. February 1902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03). 
  9. ^ 9.0 9.1 Afghanistan: History of 1973 Coup Sheds Light on Relations with Pakistan.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10. ^ Barfield, Thomas. Afghanistan: A Cultur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Princeton Studies in Muslim Poli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03-25. ISBN 978-0691154411. 
  11. ^ Adamec, Ludwig W. The a to Z of Afghan Wars, Revolutions and Insurgencies. 2010-04-07. ISBN 9781461731894. 
  12. ^ 12.0 12.1 Kamali, Mohammad Hashim. Law in Afghanistan: A Study of the Constitutions, Matrimonial Law and the Judiciary. January 1985. ISBN 9004071288. 
  13. ^ Mukerjee, Dilip. Afghanistan under Daud: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States. Asian Survey. 1975, 15 (4): 301–312 [2022-12-28]. JSTOR 2643235. doi:10.2307/26432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2). 
  14. ^ Afghanistan.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15. ^ Mohammad Daud Khan. Afghanland.com. 2000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冷冲突英语Frozen conflict
情報組織
技術競賽
外交政策
意識形態
其他
组织
宣傳
參見